蓄電池極板的活性物質,在使用過程中少量脫落是不可避免的,若是迅速大量脫落,則是蓄電池的一種致命故障。大量活性物質脫落的蓄電池使用放電設備檢測電壓低于1.5V且不穩定,在充電過程中,可發現電解液中有褐色微粒,電解液“沸騰”現象較正常蓄電池出現得早,充電時間大大縮短。
蓄電池極板活性物質脫落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1、充電電流過大,尤其是在充電末期如果保持很大的充電電流,由于過急的化學反應,引起大量氣泡從活性物質孔隙中窄出,使活性物質脫落。
2、經常過量充電,使活性物質過分氧化,柵架受到腐蝕,造成活性物質脫落。
3、經常過量放電,使活性物質大部分生成硫酸鉛,體積膨脹松散而易于脫落。
4、大電流放電時間過長,引起極板彎曲變形,使活性物質在柵架上的附著性能降低。
5、蓄電池在車上安裝不牢,電解液密度過大等均會引起活性物質大量脫落。
為防止該故障的發生,應做到:電解液密度要符合要求,即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正確調整發電機的限額電壓;選擇合適的充電電流,防止過充電;每次使用起動機的時間不要過長,存電不足時應及時補充充電;在車上安裝要牢靠,極柱和連線松脫時,嚴禁敲打。
文章來自:http://www.qfr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