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蓄電池充電電壓應處于合理的范圍內,不要過充和欠充。 手持式設備對于蓄電池電壓的檢測是單點式的,只能記錄蓄電池在某一狀態的電壓。不能實現 對于蓄電池電壓的實時監控。即便每天對單體蓄電池進行測試也很難保證蓄電池實時處于合理的 充電電壓范圍內。對蓄電池每隔數天對于蓄電池進行電壓測試很難發現蓄電池在某些階段電壓的 不正常。
2、蓄電池的充電電流不應過高。 對于蓄電池充電電流的有效實時監控和限制是避免熱失控的有效方法。當蓄電池出現熱失控時, 蓄電池的充電電流會發生顯著的變化。當蓄電池的電流超過合理的范圍時,出現熱失控故障的風險 大大增加。實時有效的電流監控能夠大大降低熱失控出現的風險。而采用手持式設備很難發現熱失 控現象的存在。
3、蓄電池應運行在合理的環境溫度下。 實時的溫度監控可以保證蓄電池處于良好的運行環境。
4、嚴格避免蓄電池的過放電。 放電過程中,當蓄電池電壓低于放電終止電壓時,應停止放電。蓄電池的過放電,會對蓄電池 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壞。在放電過程中應及時檢測和記錄單體電池電壓,避免電池組中的任何蓄電池 出現過放電。 人工檢測在放電過程中的檢測量大,實現及時的單體電池電壓實時監控非常困難。放電過程中, 檢測108 只電池電壓的過程至少需要數分鐘的時間。而在線檢測設備對108 只電池的檢測周期 僅為數秒鐘。
5、有效的內阻監控。 蓄電池的內阻是蓄電池的重要參數,直接反應蓄電池的劣化狀態。蓄電池的內阻與蓄電池的容 量劣化有非常密切的聯系。依靠對于內阻數據的綜合分析,實現對于蓄電池劣化狀態的綜合記錄 和分析才能實行對于蓄電池的劣化狀態指示。由于受到蓄電池本身特性的影響,蓄電池的內阻與 其容量狀態,運行狀態有著密切的聯系。準確捕捉蓄電池內阻的變化是蓄電池內阻檢測的意義所 在。對于內阻的測試,科學的歷史數據記錄和數據分析將直接提高內阻數據與蓄電池劣化的相關 性。 采用手持式設備,會大大降低內阻測試的科學性。很難實現對于蓄電池內阻歷史數據的綜合分 析和變化趨勢的記錄。
6、定期進行容量核對性測試。 核對性放電過程中,在線式系統會自動實時檢測單體蓄電池電壓、電流、環境溫度等參數。大 大降低人為記錄的工作量。采用手持式檢測設備只能通過人為記錄實現對蓄電池數據的記錄。自 動檢測設備的數據記錄時間間隔不超過10 秒鐘。人為記錄的時間間隔,由于要對多個電池逐只 檢測,記錄時間間隔一般為數分鐘或更長。
文章來自:http://www.qfrz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