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鋰離子電池適用的溶劑應該具有高的氧化電位和低的還原電位。表2-6是Xu總結的鋰離子電池常用溶劑碳酸脂、丁內脂、醚類的氧化或分解電位。從表中可以看出。碳酸醚或其它脂類物質具有高的陽極穩定性,而醚類的陰極電化學穩定性相對較高.例如,碳酸脂的氧化電勢大于4.8V,而醚類的氧化電位一般小于4.2V且容易發生聚合,因此在較低的電壓下,醚類就可能發生分解,引起電池能量的降低,劉電池的安全性不利。另外,某些含有強極性官能團的溶劑(如乙醚、環丁醚、二甲亞隊等)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如環丁砜的電化學窗口人約6.1V。 [詳細]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電化學穩定性通常用電化學窗口表示,指的是電解液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電位之差。電化學窗口越寬,說明電解液的電化學穩定性就越強。作為電解液應用的首要條件之一要保證正負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定性,必須使電解液的電化學窗口達到4.5 V以上。 [詳細]
盡管鋰鹽的種類很多,鋰電池適用的鋰鹽卻非常有限。常見的陰離子半徑較小的鋰鹽<如LiBr等)盡管價格低廉,但由于溶解度差等原因不適用于鋰電池電解液,從實際需要出發,滿足鋰離子電池需要性能優良的鋰鹽應具有以下特性 : [詳細]
盡管存在著低溫性能和安全性能差等不足,基于EC的混合溶劑電解液仍是目前廣泛用作商品化鋰離子電池的液體電解質,尚無其它溶劑可以取代 [詳細]
亞硫酸是另一類有可能應用于鋰離子電池的含硫有機溶劑。亞硫酸乙烯酯(ES)和亞硫酸丙烯酯(PS)既可以單獨用作電解液,也可以作為添加劑鈍化炭負極。 [詳細]
燃料電池的開路電壓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溫度升高使濃差過電位和歐姆過電位下降,在同一電流密度下工作電壓增加。系統溫度提高,尾氣熱量的可利用性改善。 [詳細]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在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發生分解反應,并伴隨有熱量放出,給鋰離子電池的長時間使用帶來了安全隱患,也給大體積鋰離子電池的商品化帶來困難。 [詳細]
電池用鋁和鎂代替鋅做陽極也很具吸引力,它可以使比容量大大提高(鋁陽極2. 98A·h/g,鎂陽極2.2A·h/g,而鋅陽極0.82A.h/g)。另外,鎂和鋁的標準電位比鋅高,因此它們具有更高的電壓和能量密度。有兩個問題推遲了幾種鎂基電池的實際開發和商業化:一是腐蝕率大大增加;二是陽極生成的氧化膜抑制了腐蝕,但同時也引起放電“電壓延緩”。 [詳細]